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药物研发实验室变风量系统设计

来源:工程与试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o引言 上海张江髙科技园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被国际同行称为中国的硅谷与药谷而享誉世界,经过20多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

o引言

上海张江髙科技园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被国际同行称为中国的硅谷与药谷而享誉世界,经过20多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的框架。本设计所述工程是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在张江的新药研发中心实验室项目。

1设计项目的概况

本建筑坐落于张江髙科技园区,建筑为3层局部4层。建筑是原有建筑,由于层髙较低,对于系统设计和安装来说都有很大难度。建筑1层为研发中心行政办公区域,包括研发中心的各行政部门办公室及会议报告厅等单位公

用辅助功能房间。建筑2层为洁净实验区域,包括与其相关联的一般区准备间以及2层实验人员的专用办公房间。

建筑3层为研发中心的核心实验区域,包括2个合成实验室,1个药学实验室,1个仪器分析室,还有主要研发团队的办公房间。

建筑局部4层是各种试剂、实验耗材的存放间,小型设备维修间,化学废液临时存放间,主要属于存储功能。

2 HVAC系统设计方案总述

1层行政办公区域,2层、3层实验人员办公房间及4层有温度要求的存储房间设置VRV空调系统,另外设置一套带全热回收的集中新风系统为各办公区提供新风,存储间根据存放物品的种类按要求设置机械排风。实验区实验房间采用VAV变风量空调系统,根据各房间内实验设备通风要求不同,设计变风量控制或定风量控制。

3实验室通风设计

在实验室众多通风设备中,通风橱设备对暖通专业的要求最髙,依赖性最强,其设备有以下特点:

对于单台通风橱而言:第一是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一个良好的通风橱,结构及排风要保证有效捕捉和阻隔有害气体的扩散,从而保证操作人员免受有害物的侵害。与通风橱防护性能有关的主要因素包括:面风速、扰动气流和操作习惯。

面风速:较低的面风速无法有效及时的将有害物排掉,而过髙的面风速会在局部产生扰流和涡流,使通风橱内的有害气体逃逸出来> 根据多年来各种研究和实际应用经验,研究人员总结出通风橱有效的面风速设定值,通用的行业标准是(0.3m/9 ̄0.5m/s),在现代化的实验场所中被接受作为通风橱安全运行的标准。因此保证恒定的面风速非常重要,这就要求通风橱在柜面不同开启程度时排风量要时时刻刻变化;另外扰动气流的控制需要空调设计气流组织的时候重点考虑,送风口要尽可能的远离排风气流的动力影响区域;而操作习惯则是实验人员的职业素养,需要设计为使用者提供简单便捷的使用方式。第二是稳定性: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有害气体在橱门各个开度下均能达到并保持安全所需的面风速,需要排风量时时刻刻不停调整,这就要求其具备稳定可靠的调节控制系统,气流控制系统需提供稳定的气流,且与风管静压变化无关,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控制精度要求很高。第三是节能性:良好的通风橱构造可以使气流尽快的被排走,而且所需的风量较小,VAV系统的设置,又可以根据通风橱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运行工况,在操作通风樹柜门开启高度不同时,调节排风量,从而控制补风空调系统的补风量,使冷热消耗即时调节,起到能源的髙效利用,

节约能耗。由于各实验工位的实验过程和步骤并非同时进行,因此实验室VAV系统的设置,从理论上讲,系统越大同时系数可以选取的越低,从设备选型和能源配置的方面考量,大系统更有利。然而结合实际工程和用户的不同需求,郭鹏学暖通往往系统都难以做到很大,这就要求各专业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条件权衡取舍,选择相对优化的方案。本项目属于在原有建筑中更改使用用途,建筑层髙只有3.9m,与现在主流生物药物研发中心的髙度4.5m或以上相差较大,无法安装截面积大的风管,因此空调送、排风系统根据实验区域分单元

设置。3.1.3层合成实验室1空调系统风量平衡(见表1):

合成实验室1系统风排风量计算:

3.1.1系统最小排风量的确定过程

实验室上班时,系统提前运行开机。此时各个工位实验操作都未进行,系统在最小排风量下运行。

单台台上型通风橱保持橱内负压的排风量为200m3/h,步入式通风橱保持负压的排风量为500mVh,万象排风罩、通风试剂柜、临时通风柜为定风量常开。合成实验室1最小排风量:200m3/h_10+500m3/h*2+200m3/h*2+300m3/h*2+200m3/h*3=4600m3/h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网址: http://www.gcysyzz.cn/zonghexinwen/2020/0723/432.html

上一篇:新的COVID检测策略可加快积压实验室的检测速度
下一篇:高端科创载体|“一号工程”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

工程与试验投稿 | 工程与试验编辑部| 工程与试验版面费 | 工程与试验论文发表 | 工程与试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程与试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