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上千次试验 造就隧道管片超强“金钟罩”

来源:工程与试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2年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59米处,中铁十四局建设者正在有序忙碌。 “‘京华号'盾构机已掘进2700多米,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地表沉降量始终控制在2毫米以内,管片上浮量也始

2022年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59米处,中铁十四局建设者正在有序忙碌。

“‘京华号'盾构机已掘进2700多米,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地表沉降量始终控制在2毫米以内,管片上浮量也始终控制在10毫米以内。”在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操作室内,盾构机长黄鲁自豪地说。

在掘进过程中,随着“京华号”盾构机的推进,两种浆液在盾尾后方混合,通过8个注浆口,快速注入管片壁后的环形间隙,仅10多秒就成为胶凝状,并在短短的30分钟内就形成早期强度,为隧道管片提供更加坚固的“金钟罩”。

这是国内首次应用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同步双液注浆关键技术,为了这项成果,中铁十四局建设者联合铁建重工、高校等已经开展了3年的探索与研究。

2020年9月,搭载了同步双液注浆系统的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下线。与此同时,在反复的方案论证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关于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同步双液注浆关键技术的研究,正在北京东六环驻地西北角的实验室全力推进。

“围绕同步双液浆基础材料、配合比、注浆工艺参数等技术难题,我们前后共进行了上千次的室内试验、近百次的室外试验。”回忆起当时的日子,现场技术研究人员舒计城博士用“循环往复”来形容。

“试验过程中,一个小数值的变动都会影响试验效果。”舒计城回忆,为遴选出性能较优的基础材料,他们从全国乃至国外选取了20余种产品作为双液浆的基本材料,并对它们的性能指标进行试验。

这种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对浆液胶凝时间的控制上。“两种浆液混合后,会产生一个胶凝反应。而这个胶凝状态,既要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又要避免堵管。”舒计城解释说,就是固结得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通过反复试验,研发团队将胶凝时间控制在了30秒。为追求更优的效果,研发团队随后提出,把时间控制在10秒左右。功夫不负有心人。4个月后,4组胶凝时间控制在10秒—12秒的最优配合比被确定。

配合比有了,怎么直观地验证数据的有效性?为更加真实地模拟盾构机在地下掘进时同步注双液浆的机理,并在始发之前对注浆系统全环节进行实操检验,他们大胆提出了开展“双液浆原型试验”的想法。

他们选好原型试验段,利用钢板和亚克力板定型制作双液注浆套筒,并发明了一种同步注入双液浆原型试验装置,在双液注浆时,观测注浆量、注浆压力、浆液种类等方面对注浆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对浆液的配比进行验证。

“这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项目盾构副经理孙长松说,“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设置了3个断面,每个断面都设置压力传感器,在同步双液注浆过程中,对盾尾的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进行监测。”

盾构机24小时施工,研发人员也会围绕浆液流动状态、监测数据等进行全过程观测。根据原型试验,结合试验效果,他们对注浆孔布设、配比参数进行了及时调整。

“京华号”盾构机正式掘进后,研发人员对200米试验段进行了实时监测。根据第三方监测结果,同步双液浆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相比单液注浆,管片上浮得到有效控制,且随工艺的优化,上浮范围还在收窄。”2021年9月,经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等组成的专家组认定,该技术填补了我国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同步双液注浆的空白。

目前,依托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运用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项目正全面形成各项成果,已申报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3项,技术论文2篇。

“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相关的研究,并应用于更多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进而推动国内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完成了该项技术的舒计城又有了新的方向。(记者 矫 阳)

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网址: http://www.gcysyzz.cn/zonghexinwen/2022/0305/2840.html

上一篇:【三名+建设】大荔实验教育集团“五坊联动”开
下一篇:机械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等,机械类专业

工程与试验投稿 | 工程与试验编辑部| 工程与试验版面费 | 工程与试验论文发表 | 工程与试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程与试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