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知识实践视角下的乡村建设研究基于定县教育邹(6)

来源:工程与试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现实性的启示 历史还在延续:中国乡村问题已经演化为“三农问题”,知识分子下乡和“知识的实践”在当代中国农村发展中继续上演,乡村建设在现时

2.现实性的启示

历史还在延续:中国乡村问题已经演化为“三农问题”,知识分子下乡和“知识的实践”在当代中国农村发展中继续上演,乡村建设在现时代以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行动的面目出现。这一点与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乡村问题具有相似的境遇。虽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回顾历史,审慎总结,有助于今天的乡村振兴和中国农村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一,“知识的实践”是一个永恒的社会过程,转变时期尤为重要。“知识的实践”有双重含义:一为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经验知识,二为运用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知识分子既是第一种实践的参与者,同时更应该是第二种实践的参与者。在有人类文明历史以来,知识分子一直在这两种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急剧变化的时代,社会实践更是离不开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20世纪30年代前后乡村建设派的“知识实践”,提供了一个历史鉴证。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通道之中,历史之变、世纪之变和世界之变交织在一起,国内形势也是从“量变”到“质变”,从“旧时代”进入“新时代”,更需要知识分子开启“知识实践”之旅。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者“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37)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求是》2019年第8期。

第二,乡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知识的实践”应围绕于此。中国的“乡村问题”出现于中西文化交流和现代化进程之中。从宏观角度看,是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国内政治和经济生态的集中反映;从微观角度看,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三合一;从历史进程看,是历史、现在与未来发展问题的三合一;从问题性质看,是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三合一。在20世纪上半叶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集中表现在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上,中国的“乡村问题”直接决定了中国问题的解决及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又处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近些年来“一号文件”都围绕着乡村问题展开。它蕴含的内在逻辑是,农村不发展,中国难发展;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发展问题难以解决。乡村振兴战略适时提出并实施,既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或核心问题,亦是决定中国社会发展是否持续、健全、有效的关键性问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多关注中国农村、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等;不能仅限于“社会调查”和“知识实践”,而是应该真正地实现“知识下乡”,把“知识”与农业、农村和农民融合在一起,在实现第一个知识实践过程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知识”的社会改造功能。

第三,现时代的乡村振兴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知识的实践”应有所为。乡村振兴首先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其次是一个研究性的问题,再次才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相较而言,第三个方面显得尤其重要,并更为复杂。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实践也告诉我们,尽管有周密的行动计划,但实践起来,结果往往出乎意料;事实也是,并不是每一项乡村建设实验都是有计划和具体方案的;更不可或缺的是,乡村建设计划的实践依赖于地方政府和乡村精英的支持。现时代的乡村振兴建设依然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参与。更要明确的是,在乡村振兴中,农民依然是主体,农村依然是主要场所,农业依然是主要领域。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诸多事项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和知识的实践,离不开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甚至是直接的出谋划策。知识分子既要积极地参与到乡村建设行动中,更要基于乡村社会实际情况和立足于中国农村治理实际,自觉地融入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行动中。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网址: http://www.gcysyzz.cn/qikandaodu/2021/0728/2245.html

上一篇:汽车加速耐久试验方法研究
下一篇: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

工程与试验投稿 | 工程与试验编辑部| 工程与试验版面费 | 工程与试验论文发表 | 工程与试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程与试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